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经营管理 > 中国企业怎么管 > 正文内容

知人善任才能人人尽其才

Assen8个月前 (03-27)中国企业怎么管360

知人善任目的是得人又得心

做领导者最要紧的就是知人善任,知人善任的目的在于“得人又得心”。只有他的心在企业里面,他才会真正发挥潜力,把企业的事情当做自己的私事一样,用心处理。

所谓得人,就是得到所需要的人。中国人很喜欢讲事在人为,就表示一切的事情都是由人来完成的。单靠管理者一个人把事情做好是很困难的,所以我们才需要组织。组织就是把一群人的力量笼络起来,但这群人是不是得力很难说。同样一群人,如果得力的话,生产力就高;如果不得力的话,生产力自然就低。我们如果能够使这群人都很得力,那就表示我们已经得人了,得人才能够发挥整体的组织力,才能够按照预期的目标顺利完成任务。

这群人是不是长期地努力下去呢?那就看我们有没有得到他们的心。这些人过一阵子就变成不得力了,这种状况相当多,因为彼此不信任,到最后由误解慢慢地产生冲突,甚至严重到对立的地步,那就非常糟糕了。如果有人跳槽到我们敌对的企业,或者自行创业,那么他就很可能会跟企业死拼,这对企业的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得人又能够得心,长期合作,为共同的理想目标而努力,这才是我们长期发展的保证。

知人善任的目的是,不但要得到合适的人,而且要把这些人的心留在企业里面,使他们有向心力、有信心、很专心、很用心。知人是很困难的,但善任更加不容易,有两个原因:

1.客观的形式常常受到限制。限制一是,我觉得这个人很了不起,将来肯定大有发展,但是我没有办法推荐他,因为我没有这个权力,想推荐也做不到。“人在衙门好修行”就是说,你本来有权力可以推荐人,而你碰到人才又不推荐,那就是罪过。我没有权力,我很会看人,但没有办法推荐,我没有罪过。所以这点也是所有的主管都要小心的,当主管而不能替企业发现人才,不能举荐人才,这就是罪过。

限制二是,我现在发现人才了,可是适合他的位置已经有别人来做了,我又不可能马上把那个人开除,这样做也是不合理的。所以还要等机会,等到那个人调走了,或者企业扩大编制了,再把人才引进来。

限制三是,曲高和寡,真正的天才,他的才华别人看不到,我要推荐他,大家一听都摇头,那我也没有办法了。

限制四是,人才的专长刚好是现实社会不需要的,他生不逢时,只好被埋没了。

2.嫉妒心理在作怪。嫉妒是人之常情,难免会有。有权力的人,如果嫉妒心很旺盛,故意不推荐人才,就使得人才没有办法获得善任。或者有权力的人本身没有嫉妒心,很想举荐人才,但是其他的人嫉妒心很强,联合起来反对他,排斥他,这个人才也得不到机会。可见,我们要找人很难,发现人以后能不能顺利地善任,也很困难。

齐桓公把管仲请回国,要管仲好好去替他治理国家,可是管仲并没有达到他所预期的目标。齐桓公就问管仲,他这么能干,为什么没有治理好国家?管仲说“卑贱者不能凛然高贵者”,即职位太低的人没有办法让那些职位高的人听话。于是,齐桓公就封他为上卿,给他比较高的职位,可是国家还是没有治理好。齐担公又问他为什么,管仲说“穷人不能指挥富人”,即他没有钱,别人比他有钱,他虽然是上卿,但是他讲话他们不听。于是,齐桓公又给他齐国市场一年的租金收入。但是,国家还是没有治理好。最后齐桓公又问他是什么道理,管仲说“疏远者不能制约亲近者”,即他跟齐桓公的关系比较疏远,别人跟齐桓公关系比较亲近,他讲的话,那些跟齐桓公关系比较亲近的人根本不听。齐桓公干脆拜管仲为相,尊为仲父。于是,齐国内部大治,安定团结,成为中原霸主。

我们都知道,齐桓公是一个平凡无奇的人,他居然能够成霸业,就靠管仲。管仲是个人才,可是如果他的身份、资产、尊称都不如人家,那么他的能力也没有办法发挥出来。幸好齐桓公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到位,给他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想让一个人发挥能力,就要给他适当的条件,不能凭空要求他尽量发挥,当然这些条件要符合他本身的实力,不能盲目给一个人太好的条件,否则容易引起更大的不平之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项目管理资源站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shgis.com/post/527.html

分享给朋友:

“知人善任才能人人尽其才” 的相关文章

引言-中国式管理重视管理功夫

中国企业究竟怎么管?这个问题困扰我们多年。我一直倡导中国的企业要靠中国式管理。而推行中国式管理,除了掌握必要的理念外,还要重视管理功夫。管理功夫,简单地说,就是管理方面的功夫。中国功夫一直是很神奇的,但看的人多,会的人少。因为没有功夫的人,看到别人有一套功夫,通常会有两种反应:一种是很怀疑,这算什么...

理念正确才能谈企业形象

中国人有一个观点叫做“命由我造”,即我的命是由我自己创造出来的。这是一种非常积极的人生观。但是我们中国人对命运的看法常常受到误解,一般人认为中国人非常相信命运,就说中国人是宿命论者,很认命。其实我们是知命而不认命。所谓知命,是说我们知道有命的存在,如果一个人连命都没有还活得下去吗?但是有了命,不一定...

形象的内发力是企业文化

前面说过,个人要重视个人的形象,企业也应该重视企业的形象。但是如果只有形象而没有实质的内容,那叫做虚有其表。因此形象的背后要有一股很强的内发力,就是由内心真正发出来的力量。就企业来讲,企业的内发力应该是企业文化。所以我们如果用圆和方来表示的话,方的部分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束之于内的。而外面圆的部...

计划扩大成决策即为企划

企划和计划都是我们常常听到的名词,至于这两个词的区别,有些人认为企划比较新,而计划比较旧,所以喜欢讲企划,而不喜欢讲计划。其实企划和计划是两个概念,而不是新旧的问题。企划的目的是建立行动方案企划到底是什么?我们不妨把企业想象成一个剧团,你要演戏之前,一定要挑选剧本,用心排练,准备各种道具,然后才能够...

集权和分权只是程度的差异

权和分权视企业情况而定一般人都认为西方人是实行法治的,中国是实行人治的。这话乍听起来蛮有道理,可实际上,全世界没有绝对的法治,也没有绝对的人治,怎么可能说用法治理一切或用人治理一切呢?我们应该说,西方的国家法治大于人治,中国是人治大于法治。在台塑,创始人王永庆先生认为,企业家族化是企业必经的历程,因...

圆通领导就是合理推拖拉

企业刚成立的时候,谁也不会想到制度不制度的问题,但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产生一些需求,希望有一些秩序,大家才不会乱糟糟的。这些需求最好确定下来,不要朝令夕改。如果企业里面有了这种需求,就是制度化的先兆。不管是方针、政策、流程或者计划,被制定以后,就叫做制度化。制度化好不好,暂且不去分析,只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