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企业经营管理 > 正文内容

企业招人要注意三个原则

Assen1年前 (2024-03-27)企业经营管理533

企业招人,除了品德跟能力要兼顾以外,还需要注意三个原则。

第一,我们要找的人并不是最好的,而是最合适的。有些企业并不欢迎学历太好的人,因为“要不起”。这是根据经验得出的结论:这样的学历,把他请来,他不一定会来报到;就算来报到了,过一阵子他又跑掉了,结果又要从头来。时间长了,企业就知道,某个学校的毕业生,大概对我们这儿没有多大兴趣,所以从一开始就不选择他。这不叫做成见,而是经验。甄选的时候,只报着选最好的人的目的,并不是一个良好的做法。我们甄选的时候,选最合适的,他来了以后,不但做得很好,而且感觉很愉快,这才是我们在选人的时候应该把握的原则。

第二,我们所要找的人,是合乎企业标准的人。因为每一个企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根据我们的企业文化,寻找能够认同的人,这样的话可能比较合适。譬如说,一个企业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任何人来应征,如果不系领带就不予以考虑,这样做到底对不对?我很赞成。但是,我们有一些不成文的想法,那不知道的人不是很倒霉吗?这就牵扯到第三个原则。

第三,我们所要找的人,要是有很大的诚意想来我们的公司,事先一定会打听一下。如果连公司的禁忌都打听不出来,可见要么是诚意的问题,要么是能力的问题。

前面提到,问应征者一些没有答案的问题,看他怎么答,我们再来评定。我承认这样做不客观,但是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想法,每一个企业的文化也不见得很客观。这样一来,负责甄选的人很重要。负责人本身如果不公正,无论用何种招聘方法,他都可能把自己的亲朋好友招进来,而不是招企业所需要的人。如果负责人很公正,尽管没有固定答案,尽管可以完全按照主观来决定,我们也可以相信他。企业如果连一两个可靠的人都没有,那么这家企业恐怕也很危险。

企业可以按自己的企业文化主观地选择人,而应征的人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决定接不接受,这样是很公平的。要来的人,有诚意的话,首先会先打听一下,这家企业会问什么问题,怎么回答比较好。中国人在这些方面都是很敏感的,有些人甚至专门编辑某企业的面试题来卖。所以企业也不能总用老一套方法来征选,要经常变换一下。比如,通知应征的人面谈,他们来了以后,接待的人就说自己是面试官,但是突然有急事,要出去两个钟头,两个钟头以后再开始面试,并安排一个人陪着应征的人闲聊。其实那个陪他们闲聊的人才是真正的面试官。用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应征的人放松警惕,容易把心里的话都说出来,这样有助于了解他们。

用不同的方式,并经常变换,就算有人都打听得很清楚,一进公司就能适应环境,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当然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去了解,这个人是为了讨好一时故意为之,还是他的确能够认同我们的文化。特别是在面谈的时候,不妨问他对工作地点、上班时间、待遇有什么看法。如果这个人一开始就非常有主见,对工作地点、上班时间、待遇有非常明确的要求,恐怕弹性太小,也不太适合我们企业。假定他能够配合企业的需要,对企业应该有比较大的帮助。

不过,有很多人也在抱怨自己在面试的时候,就被面试官断定他去做什么工作。比如面试官看到一个人很有说服力,就让他去当销售人员;看到另外一个人,家庭背景是从商的,就让他当采购人员。凭一个短短的晤谈,就把他定型,往往会埋没很多人才。这叫做“直观的注定型”,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因为一个年轻人很快就被定型,他能够进入其他领域的机会恐怕很少,如果我们看得百分之百正确还好,稍微看走了眼,肯定就会把一个人的潜能压抑住了。

我们最好按部就班地让一个新来的人,多方面去尝试,以便真正了解他的才华。同时我们还要小心,优秀的人才是比较难驾驭的。关于这一点,墨子曾说:“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是故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已也,故能大。”一个很强的弓,要把它拉开很不容易。可是这种很难拉开的弓,射出的箭可以飞得很远很高,而且命中靶子很深。同样的,好马也很难驾驭,可是你把它驯服了以后,它就跑得非常快。

所以,我们应该在选人才的时候多加注意,比如有的人明明知道面试时系领带的企业才要,他就偏偏不系,可是他的言谈当中,的确有过人之处,我们也不能因为他违反了我们不成文的规定就不用他,不妨尝试问他有没有听说这一规定,他若是说“我知道。但我找不到领带”,就可以知道,他可能是有意用这种方法来引起我们的注意。他算是怪异之才,不要错过。

恃才傲物当然不好,可这种人还没有到恃才傲物的地步,只是说他有才能,不想接受这些。据我所知,有的人一辈子不穿西装,不打领带,有些场合若是有强硬的规定,他宁可不来。


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电子书学习和下载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shgis.com/post/525.html

分享给朋友:

“企业招人要注意三个原则” 的相关文章

为了员工,比任何人都勤奋工作

第四点,不为公司,而是为了追求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幸福,社长必须比任何员工都努力勤奋地工作。当上社长后,人就会傲慢起来。比如,往往会贪图轻松,乘坐公司的公用轿车。不可以这样。社长不为公司,而是为了追求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双方面的幸福努力工作。跟任何员工相比,社长必须是最努力、最勤奋的人。正因为如...

独特的销售渠道

我想起来了。以前我曾经在盛和塾听说过您的业务,当时,我非常惊讶,还说过:“您是个天才!”在50岁之前,您吃了很多苦头,之后才开始经营二手书,以独特的想法建立了二手书的销售渠道。以定价的一成购入书籍,再以定价的一半价格卖出去。如果三个月卖不出去,就把价格降为100日元,这是您的买卖机制。如果买来的书脏...

领导者必须具备崇高的思想境界

近来,日本产业界接连出现各种各样的丑闻,导致那些曾经万众瞩目的知名企业家及拥有辉煌历史的大企业纷纷走向没落。目睹这些企业家和企业的衰落,我感到无比心痛。尤其是那些白手兴家的企业家,由于我与他们有相似的境遇,因此感到格外难过。我觉得发生这样的事,一切起端都可归结于领导者的“思维方式”。归根结底,在“攀...

意识改革促成了日航的重生

我想再谈一谈关于日航重建的事情。我接受日本政府和企业再生支援机构的邀请,于2010年2月就任破产重建的日航的会长。当我正式上任后,我就感觉到破产企业之所以破产绝不是偶然的,企业的氛围和员工的意识都存在问题,这样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为了重建日航该如何做才好,我当时非常苦恼。当决定由我出任日航会长后,许多...

损益计算表是“驾驶仪表盘”

不仅是今天所说的制造业,还有买进卖出的流通行业,竞争都非常激烈,通常只有5%~6%的毛利。另外,如果持续亏本,想要降低费用却已无处可削减,作为事业已难以为继,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经营的话,只会持续亏损,于是必须考虑转行。也就是说,根据损益计算表上的数字,有时候要做决断,决定事业是否持续。例如饮...

判断不拘泥于常识

判断不拘泥于常识

还有,相对于销售额,在销售费、一般管理费的比例上,也有对所谓常识的迷信。比如某行业,销售费、一般管理费占销售额的15%,这是常识,因为行业内各企业的销售组织、销售方法都大体雷同。因此,新入行的企业就以相对于销售额15%的销售费、一般管理费为前提开展经营。这样,不知不觉,这家新企业就与其他企业趋于雷同...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