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经营管理 > 中国企业怎么管 > 正文内容

企业招人要注意三个原则

Assen8个月前 (03-27)中国企业怎么管352

企业招人,除了品德跟能力要兼顾以外,还需要注意三个原则。

第一,我们要找的人并不是最好的,而是最合适的。有些企业并不欢迎学历太好的人,因为“要不起”。这是根据经验得出的结论:这样的学历,把他请来,他不一定会来报到;就算来报到了,过一阵子他又跑掉了,结果又要从头来。时间长了,企业就知道,某个学校的毕业生,大概对我们这儿没有多大兴趣,所以从一开始就不选择他。这不叫做成见,而是经验。甄选的时候,只报着选最好的人的目的,并不是一个良好的做法。我们甄选的时候,选最合适的,他来了以后,不但做得很好,而且感觉很愉快,这才是我们在选人的时候应该把握的原则。

第二,我们所要找的人,是合乎企业标准的人。因为每一个企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根据我们的企业文化,寻找能够认同的人,这样的话可能比较合适。譬如说,一个企业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任何人来应征,如果不系领带就不予以考虑,这样做到底对不对?我很赞成。但是,我们有一些不成文的想法,那不知道的人不是很倒霉吗?这就牵扯到第三个原则。

第三,我们所要找的人,要是有很大的诚意想来我们的公司,事先一定会打听一下。如果连公司的禁忌都打听不出来,可见要么是诚意的问题,要么是能力的问题。

前面提到,问应征者一些没有答案的问题,看他怎么答,我们再来评定。我承认这样做不客观,但是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想法,每一个企业的文化也不见得很客观。这样一来,负责甄选的人很重要。负责人本身如果不公正,无论用何种招聘方法,他都可能把自己的亲朋好友招进来,而不是招企业所需要的人。如果负责人很公正,尽管没有固定答案,尽管可以完全按照主观来决定,我们也可以相信他。企业如果连一两个可靠的人都没有,那么这家企业恐怕也很危险。

企业可以按自己的企业文化主观地选择人,而应征的人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决定接不接受,这样是很公平的。要来的人,有诚意的话,首先会先打听一下,这家企业会问什么问题,怎么回答比较好。中国人在这些方面都是很敏感的,有些人甚至专门编辑某企业的面试题来卖。所以企业也不能总用老一套方法来征选,要经常变换一下。比如,通知应征的人面谈,他们来了以后,接待的人就说自己是面试官,但是突然有急事,要出去两个钟头,两个钟头以后再开始面试,并安排一个人陪着应征的人闲聊。其实那个陪他们闲聊的人才是真正的面试官。用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应征的人放松警惕,容易把心里的话都说出来,这样有助于了解他们。

用不同的方式,并经常变换,就算有人都打听得很清楚,一进公司就能适应环境,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当然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去了解,这个人是为了讨好一时故意为之,还是他的确能够认同我们的文化。特别是在面谈的时候,不妨问他对工作地点、上班时间、待遇有什么看法。如果这个人一开始就非常有主见,对工作地点、上班时间、待遇有非常明确的要求,恐怕弹性太小,也不太适合我们企业。假定他能够配合企业的需要,对企业应该有比较大的帮助。

不过,有很多人也在抱怨自己在面试的时候,就被面试官断定他去做什么工作。比如面试官看到一个人很有说服力,就让他去当销售人员;看到另外一个人,家庭背景是从商的,就让他当采购人员。凭一个短短的晤谈,就把他定型,往往会埋没很多人才。这叫做“直观的注定型”,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因为一个年轻人很快就被定型,他能够进入其他领域的机会恐怕很少,如果我们看得百分之百正确还好,稍微看走了眼,肯定就会把一个人的潜能压抑住了。

我们最好按部就班地让一个新来的人,多方面去尝试,以便真正了解他的才华。同时我们还要小心,优秀的人才是比较难驾驭的。关于这一点,墨子曾说:“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是故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已也,故能大。”一个很强的弓,要把它拉开很不容易。可是这种很难拉开的弓,射出的箭可以飞得很远很高,而且命中靶子很深。同样的,好马也很难驾驭,可是你把它驯服了以后,它就跑得非常快。

所以,我们应该在选人才的时候多加注意,比如有的人明明知道面试时系领带的企业才要,他就偏偏不系,可是他的言谈当中,的确有过人之处,我们也不能因为他违反了我们不成文的规定就不用他,不妨尝试问他有没有听说这一规定,他若是说“我知道。但我找不到领带”,就可以知道,他可能是有意用这种方法来引起我们的注意。他算是怪异之才,不要错过。

恃才傲物当然不好,可这种人还没有到恃才傲物的地步,只是说他有才能,不想接受这些。据我所知,有的人一辈子不穿西装,不打领带,有些场合若是有强硬的规定,他宁可不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项目管理资源站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shgis.com/post/525.html

分享给朋友:

“企业招人要注意三个原则” 的相关文章

引言-中国式管理重视管理功夫

中国企业究竟怎么管?这个问题困扰我们多年。我一直倡导中国的企业要靠中国式管理。而推行中国式管理,除了掌握必要的理念外,还要重视管理功夫。管理功夫,简单地说,就是管理方面的功夫。中国功夫一直是很神奇的,但看的人多,会的人少。因为没有功夫的人,看到别人有一套功夫,通常会有两种反应:一种是很怀疑,这算什么...

管理功夫分为基础和精微

功夫有两种,一种叫做基础功夫,一种叫做精微功夫。基础功夫就是把学来的管理知识在实践中印证,看看它们合不合用。如果觉得合用,还要进一步在行动当中去修正,这样才能够增强效果。这种基础功夫只能够保健,不能够治病。很多人问:“我练了功夫,是不是不用看医生了?”其实不然,你有功夫,生病了还是要去看医生。因为真...

管理功夫要以理念作基础

经验,个案的选取要慎重,否则的话不但没有效,反而会有害。西方人的个案都写得很清楚,所以大家可以角色扮演,可以沙盘演习,可以有很多参考答案。我们中国人不是不会写个案,而是不敢写。因为写得太清楚,就会有很多人受害。我们不见得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可是你写得太清楚,总有人怪你把它写出来干什么。这是很难消除...

企业发展要依赖确实预测

我们常常感觉到,这个世界好像越来越小了,而且变得越来越快,如果不能够及时调整,就会落伍,甚至失败。有人说,现在的时代是没有准备的时代,我们来不及准备。突然面临一些问题,我们该怎么办?我们现在动不动就讲信息,也一再说信息泛滥。那我们现在要不要找更多的信息?有很多人不断地找信息,从早上忙到晚上都在找信息...

预测之后要变成具体计划

根据实际情况制订计划中国人很喜欢说一句话——“到时候再讲”。粗听起来好像我们不重视作计划,反正什么事情都是“到时候再讲”,一切随意而为,高兴怎么样就怎么样。其实不是这样的,因为我们还有另外一句话叫做“谋定而后动”。“谋定而后动”是说中国人很重视计划;“到时候再讲”是说,虽然有计划,只不过外界的环境在...

计划扩大成决策即为企划

企划和计划都是我们常常听到的名词,至于这两个词的区别,有些人认为企划比较新,而计划比较旧,所以喜欢讲企划,而不喜欢讲计划。其实企划和计划是两个概念,而不是新旧的问题。企划的目的是建立行动方案企划到底是什么?我们不妨把企业想象成一个剧团,你要演戏之前,一定要挑选剧本,用心排练,准备各种道具,然后才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