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经营管理 > 中国企业怎么管 > 正文内容

培训要解决员工实际问题

Assen8个月前 (03-27)中国企业怎么管314

西方人是工作导向的,中国人是关怀导向的。这是不是代表中国人的问题用拍拍肩膀就能解决呢?我想拍拍肩膀是很有效的,问题是,拍拍肩膀之后,有没有一些后续的动作。如果拍拍肩膀之后,什么事情都没有做,没有解决问题,那下一次你再拍肩膀可能就没有用了。因此,拍拍肩膀可以说是一种推拖拉的方式,就是我们争取一些时间,以便了解问题的症结所在,想到好的方法来替他解决。解决了他的问题,拍拍肩膀才会有效。

一般我们听取员工的抱怨或者申诉后,没有办法立即发表意见,所以我们就拍拍他的肩膀,表示安慰,表示这个事情我们会重视,来缓和一下他激动的情绪,这时是相当有效的。可是我们一定要明白,问题并没有解决。换句话说,他抱怨或申诉的原因还没有消除。假如我们拖一阵子,他会因为我们的安慰而缓和下来,但是不解决问题,他下次再度不满的时候,恐怕抵触就会更强烈。为什么有些事情会发展到不可收拾的程度,就是因为我们每一次都这样拖,拖到最后就使矛盾全部爆发出来。

下属会认为主管做人很好,但是不值得尊敬,不值得信赖。因为他只会推拖拉,推拖拉之后没有有效地解决问题。所以一个好的主管,拍拍下属的肩膀之后,还要进一步把握事实,加以分析,找出真正的原因,来做合理的补救。同时,还要想办法防止同样的错误再度发生,这才是积极的做法。

我们一方面要充分了解下属申诉的内容,知道他在抱怨些什么,另一方面也应该让下属了解主管的要求,双方面来沟通,才能把问题真正解决。所以拍拍肩膀之后要能够有具体的措施,才能得到大家的尊敬。员工是企业最珍贵的财富,员工问题应该受到最高度的重视、最妥善的处置,否则势必愈演愈烈,终于有一天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存在员工问题而非问题员工

员工问题不是问题员工,建议很多当领导的,最好认为员工有一些问题,但是没有问题员工。问题员工不在我的企业里,我企业的都是好员工。但是再好的员工也会产生一些问题。

比如有一些人准时上班,准时下班,对企业的所有活动也都很热心参与,但实际上他始终没有工作绩效。问他为什么不好好工作,他这样回答:“我准时上班,准时下班,就表示我很尊重企业的制度,很尊敬我的主管。但是我不得不利用上班时间偷偷做一点自己的事情,现在是炒股的好机会,如果我不利用上班的时候炒一下,我跟我的朋友在一起时就感觉很没有面子,因为我赚的钱最少。”这个问题值不值得我们重视呢?是不是这样的人统统叫做问题员工呢?不是,他只是受了社会风气的影响,稍微有一点点问题,我们当然可以补救。

就算只有少数员工不符合组织的要求,我们也应该考虑到,少数人也会延误整体目标的达成。换句话说,一定会有不良的影响,我们一定要想办法去消减。注意,是消减,不是消灭,这种事情不可能完全消灭。因此,差不多所有的管理者都认定,员工问题是存在的,而且有研究的必要。

研究到最后能不能解决呢?假如不能解决,我们浪费时间去研究它干什么?员工表现得不符合企业的要求,当然有其原因,这个原因一般叫做不安,即员工一定有些不安。比如上班炒股那个员工因为跟朋友相处的时候,感觉到没面子,感觉没办法跟别人相处,这就是他不安的原因。我们只要充分了解他不安的原因,就有办法合理地补救。可见,员工问题不但有必要研究,而且是可能解决的。

我们把员工问题大致上分为两类:一个叫做不为也,一个叫做不能也。所谓“不为也”,就是他能干,有能力做事,但是他不做。所谓“不能也”,就是你打死他,他都没办法做,就算罚钱,甚至当面给他难堪,他都没有办法去做。“不能也”的问题比较简单,培训一下,或者请专门的人教他,让他慢慢从不会到会,就解决了。“不为也”反而比较难解决;“不为也”包含不会做、不肯做、不敢做、不多做,还有不当做。

“不会做”是多少会一点,但是没有把握,很怕做完以后要挨骂,于是干脆说“我不会做”。这与“不能也”有区别,真正的“不能也”就是你再怎么骂,他都不能做。但是“不会做”是你发狠了,他就可能去做了。

“不肯做”就比较麻烦了,为什么不肯做呢?“因为我多做,没有多领钱啊。”“我做了也没有人欣赏啊,我马马虎虎做也是这样,好好做也没有人说我做得好,为什么要做呢?”所以要去了解员工不肯做的原因,给他一些鼓励,他一般又肯做了。

“不敢做”是因为员工感到主管看他不顺眼,对他有成见,觉得他怎么做主管都认为他是错的。的确有这种情况,一个主管对下属有成见的时候,他永远对下属不满意:下属做得不好就是存心捣蛋,做得好也说下属不够认真,那下属当然不敢做。

“不多做”,是他每件事情都做得好好的,但是他自己控制得很紧,绝不多做。因为他认为多做就侵犯了别人的权利。“不该我做的事情,我会做,也肯做,也敢做,但是我一做就变成侵犯了别人的权利,将来别人怀疑我为什么这么热心,是不是有什么企图,我就倒霉了”,这种情形也很普遍。企业里面既然讲要分工专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他做不好时,我们应该补充。当我们把自己事情做好了,还有力气做其他的事,而别人没有做好,我们帮一帮他,这是应该的。对于“不多做”的人,我们打消了他的各种疑虑,他只能去做了。

如果一个人会做,肯做,敢做又多做,可是一不小心做错了,就是“不当做”,做得不当,那怎么办?中国人很奇怪,他做错了,你安慰他,他更难过。你把他叫来骂一通,他的愧疚感就没了,“我做错了,你也骂过我了,我们两个人谁也不欠谁”。这都不是很好的办法。我们再给他新的任务,让他去做,他会认为,“你还是接受我的,还是想让我做事的”。然后再找机会跟他讲:“你那件事情做得不理想,这件事你做好,就可以让人家谅解你,将功折罪。”他就会做得更好。

所以,教他、知他、谅他、信他、用他,这是破除员工不安的五个秘诀。教他,他不会做我们教育他。知他,他心里头生闷气,不肯做,认为自己受委屈,我们知他,告诉他:“我知道你多做了,我会记住,不会让你吃亏的。”谅他,他不敢做,我们谅解他,就算错了也不怪他。信他,当他多做时,我们相信他,知道他没有私心。用他,他做错了,我们继续分配新的工作给他,然后再找机会告诉他错在哪里。这样,员工就会努力工作。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项目管理资源站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shgis.com/post/507.html

分享给朋友:

“培训要解决员工实际问题” 的相关文章

理念正确才能谈企业形象

中国人有一个观点叫做“命由我造”,即我的命是由我自己创造出来的。这是一种非常积极的人生观。但是我们中国人对命运的看法常常受到误解,一般人认为中国人非常相信命运,就说中国人是宿命论者,很认命。其实我们是知命而不认命。所谓知命,是说我们知道有命的存在,如果一个人连命都没有还活得下去吗?但是有了命,不一定...

形象的内发力是企业文化

前面说过,个人要重视个人的形象,企业也应该重视企业的形象。但是如果只有形象而没有实质的内容,那叫做虚有其表。因此形象的背后要有一股很强的内发力,就是由内心真正发出来的力量。就企业来讲,企业的内发力应该是企业文化。所以我们如果用圆和方来表示的话,方的部分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束之于内的。而外面圆的部...

企业发展要依赖确实预测

我们常常感觉到,这个世界好像越来越小了,而且变得越来越快,如果不能够及时调整,就会落伍,甚至失败。有人说,现在的时代是没有准备的时代,我们来不及准备。突然面临一些问题,我们该怎么办?我们现在动不动就讲信息,也一再说信息泛滥。那我们现在要不要找更多的信息?有很多人不断地找信息,从早上忙到晚上都在找信息...

预测之后要变成具体计划

根据实际情况制订计划中国人很喜欢说一句话——“到时候再讲”。粗听起来好像我们不重视作计划,反正什么事情都是“到时候再讲”,一切随意而为,高兴怎么样就怎么样。其实不是这样的,因为我们还有另外一句话叫做“谋定而后动”。“谋定而后动”是说中国人很重视计划;“到时候再讲”是说,虽然有计划,只不过外界的环境在...

集权和分权只是程度的差异

权和分权视企业情况而定一般人都认为西方人是实行法治的,中国是实行人治的。这话乍听起来蛮有道理,可实际上,全世界没有绝对的法治,也没有绝对的人治,怎么可能说用法治理一切或用人治理一切呢?我们应该说,西方的国家法治大于人治,中国是人治大于法治。在台塑,创始人王永庆先生认为,企业家族化是企业必经的历程,因...

圆通领导就是合理推拖拉

企业刚成立的时候,谁也不会想到制度不制度的问题,但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产生一些需求,希望有一些秩序,大家才不会乱糟糟的。这些需求最好确定下来,不要朝令夕改。如果企业里面有了这种需求,就是制度化的先兆。不管是方针、政策、流程或者计划,被制定以后,就叫做制度化。制度化好不好,暂且不去分析,只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