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企业经营管理 > 正文内容

一灯照隅 万灯照世

Assen1年前 (2024-03-15)企业经营管理507

判断基准是哲学核心

从2005年开始,我花了大约一年时间,写了《稻盛和夫成功方程式》这本书。为此,我认真阅读了当时可以找到的稻盛先生所有的著作和讲演。承蒙稻盛先生亲自推荐,这本书还用日文在日本出版并畅销。

从2009年开始,我又翻译和编译了稻盛先生的《活法》《干法》等21部著作。可以说,我对稻盛先生的思想和语言已经相当熟悉了。尽管如此,在翻译(和审译)“稻盛和夫经营实录”系列著作的时候,我仍然常常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感动不已。我想,这是因为书中跃动着的活的灵魂触及了我的心弦。

稻盛先生是企业家中的哲学家。他心中总是持有两种互相对立的思想,并随时都能正常地发挥两者各自的功能。这就是哲学和哲学家的魅力。

“稻盛和夫经营实录”系列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跨越了40余年,包括《赌在技术开发上》《利他的经营哲学》《企业成长战略》《卓越企业的经营手法》《企业家精神》《企业经营的真谛》共6本书,涉及经营和人生的方方面面,内容非常丰富。

内容虽然丰富,但是稻盛哲学的核心可以浓缩为一句话,“判断事物的基准是:作为人,何谓正确”。换一种说法就是,把善恶而不是得失作为判断和行动的基准。

这一哲学贯穿在该系列55篇讲演的每一篇中,让每一篇都成为经典,使人读之如沐春风。

“一言兴邦”,破产重建的日航,就因为32000名员工学习、掌握并实践了这一哲学,仅仅1年便起死回生,经营业绩连续6年在全世界航空业遥遥领先。在实现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日航对客户、对社会做出了贡献。

可以设想,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实践“作为人,何谓正确”这一哲学,那么人类将会升华,人类社会将会进入更高阶段的文明。

MBA的缺陷

1982年,通过选拔考试,我被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派往日本东京的生产性本部学习企业诊断。学习内容主要是科学管理的分析技术和技法,基本上就是MBA的那一套,比如对作业人员的工作乃至动作进行细致的分析测定,对生产工序进行观察分析,对设备运转率进行测定分析,对产品和市场进行细分以及对企业的收益性、成长性、安全性等进行财务分析,等等。

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企业都是全民所有制或集体所有制,用的是所谓传统的管理方法。当时适逢改革开放之初,随着市场竞争机制的导入,对于这一套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目标管理、精益管理等的技术技法,大家觉得很新鲜。后来如雨后春笋般,各种商学院都教这些课程,大同小异。

但是,这一整套从西方,主要是从美国引进的科学的分析技法有一个缺陷。依靠这些分析技法,并不能分析出企业家为什么要办企业,企业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也分析不出企业家应有的人生观、价值观乃至企业家的人格,更分析不出企业员工的意识状况,而这些对于企业经营至关重要。现在我们的企业里发生的各种问题,乃至许多闻名世界的大企业发生的舞弊丑闻,其根本原因就在这里。这不是什么科学或科学水平高低的问题,而是有没有正确的企业哲学的问题。

特别在2008年,发端于美国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这场危机的本质是贪得无厌的资本主义的暴走狂奔。资本主义的精英们使用现代最尖端的金融技术,靠所谓虚拟经济,以钱生钱,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结果造成了世界性的经济混乱和萧条。

自由竞争的市场原理、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以及绩效主义,一方面搞活了经济,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刺激了人的欲望,造成了严重的贫富差异,制造了社会动荡的根源。高度膨胀的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在破坏人心的同时,也破坏了环境。在企业里,过度的绩效考核往往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赤裸裸的、庸俗的金钱关系。

传统文化的局限

在以西方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文明出现严重危机的时候,有人就想从东方文化,特别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释道中寻找出路,于是出现了“国学热”,现在方兴未艾。

中国几千年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其中蕴含着巨大的智慧。特别是在正确的为人之道、致良知等方面,我们的古圣先贤有非常精辟的见解。这些教诲对于校正浮躁喧嚣的现实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同时,在几千年封建皇帝的独裁统治下,我们的经济非常落后。在原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我们没有也不可能产生现代意义上的企业这种组织形式,缺乏科学、民主和创新的元素。当然,我们也没有企业管理方面的科学,没有企业经营的哲学和实学,更没有经营十二条、会计七条、阿米巴经营,但这些是我们的企业家最需要的东西。另外,用难懂的文言文来教育企业的员工,改变他们的意识,事实上有很大困难。

稻盛哲学是集古今一切优秀文化之大成,应用于现代企业经营取得卓越成功的典范,是现代商业社会的儒释道。它把“作为人,何谓正确”,也就是把“是非善恶”作为判断一切事物的基准,在追求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幸福的同时,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出贡献。另外,稻盛说的都是大白话,简单朴实,易于为普通员工理解和接受。

卓越的社会实验

京瓷、KDDI以及日航共计约13万名员工,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幸福,并通过技术、服务、税金以及他们成功的哲学实践,对人类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是伟大的社会实验。几千年来,古今中外先贤圣人描绘的理想社会,在稻盛那里变成了现实,这是前无古人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果我们从稻盛哲学和它的实践中获得启示,并把我们与生俱来的良知发扬光大,我们就可以成为一个个“小稻盛”,就能把自己的企业做得更好,让员工更幸福,对社会多做贡献。

“一灯照隅是国宝”,一个行业中只要出现一家实践稻盛哲学和实学的成功典范,就可能改变整个行业的风气。“一灯照隅,万灯照世”,如果有一万家企业实践良知经营并获得成功,就能改变整个商业文明的走向——从利己的文明走向利他的文明。

如果不改变人类这个利己主义的文明的走向,人类将没有未来!

稻盛和夫(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岫云

2017年5月10日


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电子书学习和下载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shgis.com/post/240.html

分享给朋友:

“一灯照隅 万灯照世” 的相关文章

崇高的大义导致了事业的成功

第二电电(现在的KDDI)的创业成功,道理也一样。当时,销售额不足2000亿日元的京瓷向销售额超过4万亿日元的巨型企业电电公社(现在的NTT)发起了挑战。第二电电成长发展为今天的KDDI,也是因为它的创业动机是建立在大义的基础之上。当通信事业允许市场自由竞争时,我希望有日本的大企业组建新公司来对抗电...

形象的内发力是企业文化

前面说过,个人要重视个人的形象,企业也应该重视企业的形象。但是如果只有形象而没有实质的内容,那叫做虚有其表。因此形象的背后要有一股很强的内发力,就是由内心真正发出来的力量。就企业来讲,企业的内发力应该是企业文化。所以我们如果用圆和方来表示的话,方的部分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束之于内的。而外面圆的部...

优良的控制更合乎人性需求

优良的控制有四个条件:第一,要合乎人性的要求。控制要容易了解,要让有关的人很快能做到,同时又感觉很有面子,而且权责一致,否则容易使人感觉到受虐待,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按照人性的要求来控制,就是尊重对方,只不过这件事情是你做的,我现在给你提一个醒,你自己去解决,这样的话最好。第二,合乎经济原则,就是选择...

用指导来代替监督和控制

要实施目标管理,需要及时给下属一些指导,用来代替监督和控制。指导就是主管根据企业的目标、政策、计划等,指导下属能够迅速、确实、经济、有效地完成工作目标。其实,指导就是领导,主管最大的责任是设法培养下属的能力。我们觉得处处控制不如适时加以指导,指导就是广义的培训。培训的目的在于告诉下属应该做什么、怎么...

难沟通更要掌握沟通的方法

中国人沟通相当困难是事实,但是也并非完全没有办法解决。我一再劝很多人要了解沟通是一种两难状态。所谓两难状态,即你说得太多,人家马上说你啰唆;你说得太少,人家又觉得你很神秘,好像怕人家知道一样。到底要说得多还是要说得少,我们自己要斟酌。如果你说什么话都从头说到尾,太啰唆,你把要点说说就好了;如果你说得...

《于春玲品牌思维课:用品牌树打造持久竞争优势》于春玲 著

《于春玲品牌思维课:用品牌树打造持久竞争优势》于春玲 著

《于春玲品牌思维课:用品牌树打造持久竞争优势》于春玲 著下载链接:(网盘访问密码:1122)《于春玲品牌思维课:用品牌树打造持久竞争优势》于春玲 著.zip在线预览:《于春玲品牌思维课:用品牌树打造持久竞争优势》于春玲 著_在线预览.pdf为支持本站运维,请助1.9元查看解压密码,谢谢。[Xhide...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