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企业经营管理 > 正文内容

不对的事情就说不对

Assen1年前 (2024-03-18)企业经营管理535

判断基准不拘泥于常识

常识往往强有力地支配着人心,关于这一点,我想以自己年轻时经历过的实例说明。

过去“票据贴现押金存款(担保存款)”非常普遍。在1959年京瓷创立之初,每当在银行贴现支票时,理所当然地都要被强制存进一定比例的“票据贴现押金存款”,这是因为银行贴现票据时如果遭拒付,银行不会承担风险,公司必须自己承担拒付支票。但是,银行又担心我们不依约买回拒付票据,作为担保,就强制性采用“票据贴现押金存款”。

这种做法是为了预防银行风险,这点可以理解。但这种强制存款随贴现票据越积越多,哪怕超过了票据的贴现余额,仍要继续强制存款。当公司内部讨论银行要求提高强制存款比例时,我提出这种强制存款的做法难以接受。但以财务人员为首,周围的人都笑我,强制存款是常识,我说它不对,是极端的“非常识”,没有人把我的意见当回事。

但不久后,这种票据贴现押金的强制存款和担保存款都被废止了,因为它遭到批评,被认为是银行为提高自身收益的不公正举措。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自信:“无论是什么常识,道理上不对的事,最终世人还是会明白并承认它的不对。”

如这里所写,过去流行票据贴现押金的强制存款和担保存款。因为是专业性太强的用词,所以同学们难以理解,我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日常生活中购物时的支付方法,最普通的是现金支付。在做生意时一般都用期票。所谓期票,就是从现在开始几个月以后的某月某日,多少钱,通过哪个银行支付,这样一种承诺。

京瓷也是这样。产品卖出去后,在回收资金时不是收现金,而是拿到三个月后的期票。制造产品需要用的材料费和员工工资要用现金支付,需要用钱。但是,产品在交货三个月以后才能收到货款,在这期间现金可能青黄不接。于是,就把期票拿到银行,告诉银行“我们把产品卖给了这家公司,拿到期票,约定三个月以后用现金支付,请将此贴现”,请银行贴现期票。

银行见到期票,就会说“不错,开出这张票据的企业是有信用的,就成交吧,但贴现期票要减去这三个月的利息”,于是就贴现期票,把扣去利息后的现金支付给我们。同时,比如要贴现100万日元的期票,过去银行就会说“请存款10万日元”,这被称为“票据贴现押金”。万一100万日元无法回收时,因为有这个一成即10万日元存款,所以可以将风险对冲。

比如,每个月都拿去三个月满期的100万日元期票,请银行贴现。那么期票每个月都增加,但因为三个月后银行就能回收款项,因此向银行“借”款的余额最多就是300万日元。

但是另一方面,每个月存10万日元的“票据贴现押金”,三个月就达到30万日元。持续下去,押金总额不久就会超过300万日元。为此,京瓷内部过去曾有过如下的争论。

因为财会人员说:“票据贴现要存押金。”我就说:“请等一等,现在押金一直在存吧,一次也没有用来抵冲吧。”回答:“是。”我又问:“那押金金额已有多少?”回答:“300万日元”。又问:“现在我们拿到银行要求贴现的期票余额是多少?”答:“300万日元。”于是我说:“那样的话,已经100%担保了,不需要继续存贴现押金了,已经足够了。”但财会人员说:“不,一次请银行贴现100万日元,还必须存进10万日元。”我问:“那今后每次还要存10万日元吗?”答:“是的。”

这样下去的话,如果一年中再存100万日元,就变成了400万日元,再积一年的话,就成了500万日元。银行只“贷”出300万日元,却要企业存500万日元的担保押金,这不是蛮不讲理吗?我这么一说,财会人员就犯愁了:“跟银行打交道,押金是必要的,这是常识。如果发表相反的意见,引起银行不满,今后需要银行帮忙时,它们就会刻意刁难,不肯贷款。

这一点如果社长不能理解的话,我们就为难了。”

我考虑的是:“贴现押金是银行怕贷款无法回收,为了避免风险而采取的措施,因此,既然100%担保了,就没有必要再增加了。”但在当时,“如果银行坚持这么做的话,也没办法”,虽然对此有疑义,但我仍然认可了继续存入押金。

此后不久,当时的大藏省向各银行发出通知:“银行要求中小企业存入贴现押金是蛮横行为,岂有此理!”看到这份通知,我如立奇功,大喜过望。“你瞧!不对的事情毕竟是不对的!”我还特地对财会人员说了这话。

我之所以能够断言“不对的事情就是不对”,是因为我立足于原理原则,从逻辑上思考事物的结果。对理工科人员来说,这是理所当然的思维方式。在同学们中间,学习科技,有人将来可能创建公司当经营者,或者当工薪族,逐渐成长,当上社长或董事。站到这种立场上,自己专业之外的会计也必须学习理解。到那时,理工科的思维方式完全没有必要加以改变,以追究本质的姿态思考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电子书学习和下载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shgis.com/post/429.html

分享给朋友:

“不对的事情就说不对” 的相关文章

坚信愿景、使命的重要性与KDDI的成功

令我更加坚信愿景、使命之重要性的,是23年前我成立并经营第二电电,即如今的KDDI的经历。1984年,日本迎来了电信事业自由化这一巨大的转折期。在电电公社民营化,变为NTT的同时,通信行业开始允许新的企业加入。我从很早以前就认为日本的通话费与国际水平相比过高,不但给日本国民带来了巨大的负担,还将妨碍...

即使结果没有很快出现,也要相信“因果报应法则”的正确

刚才说过,我害怕知道自己的命运,所以从不占卜、打听;相反,我竭尽全力、严肃认真、全心全意地度过人生。这也是因为我相信因果报应法则的力量。我的人生可以总结为“日日提高理念”。正如这句话所表达的一样,我们必须通过从事事业来提高理念和心性,砥砺心灵。人心不善,就无法思善行善,因此我们在人生中需相信因果报应...

4.完美主义的原则

排除含糊和妥协,所有工作都要追求完美。不管是研发还是生产现场,些微的差错就可能导致失败和不良品的发生,所以对工作必须要求完美。但是,在间接事务部门做资料时,许多人认为,稍微出点差错在所难免,差错可以用橡皮擦去。但无论是投资计划还是核算管理,基础数字哪怕略有错误,都可能导致经营判断失误。所以,管理部门...

销售部门的损益管理

销售部门的损益管理

我们看一下A公司的损益计算表(见表1-1)。表1-1 A公司损益计算表  公司关东和关西工厂生产的成品由关东营业所和关西营业所进行销售。关东营业所的月销售额约为2亿日元(1.9795亿日元),关西营业所的月销售额约为0.9亿日元(0.9072亿日元)。刚才讲到京瓷的销售佣金率是10%,A公...

以积极开朗的态度面对难局

首先,有一点希望与大家取得共识,就是要以积极开朗的态度去突破困境。萧条越是严重,我们越是要咬紧牙关,坚韧不拔,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闯过这道难关。决不悲观,必须以积极开朗的态度应对难局。其次,重要的是要认识到“萧条是成长的机会”,企业就是应该通过萧条这样一种逆境来谋取更大的发展。实际上我经营的京瓷公司...

形象的内发力是企业文化

前面说过,个人要重视个人的形象,企业也应该重视企业的形象。但是如果只有形象而没有实质的内容,那叫做虚有其表。因此形象的背后要有一股很强的内发力,就是由内心真正发出来的力量。就企业来讲,企业的内发力应该是企业文化。所以我们如果用圆和方来表示的话,方的部分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束之于内的。而外面圆的部...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