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的原点和会计:回到事物的本质思考问题
首先,从这种会计学是如何产生的这点讲起。
1959年,归因于我的几位朋友的支援与好意,我创立了京瓷公司。当时我只是一个27岁的工程师,没有经营的经验和知识。尽管如此,在以前工作过的企业里,因为我承担了从产品开发到事业化的全过程的任务和工作,所以对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这三项企业经营的要素,我觉得自己应该能够胜任。
但是,对于“会计”我却一无所知。最初看到资产负债表,右手贷方“资本金”是钱,左手借方“现金·存款”也是钱,我甚至认为“把钱分到两只手中,两边都有钱”。
当时的我就是那样,但是员工在各种事情上还都要听我的判断,而且京瓷是一个刚刚诞生的小企业,只要有一次判断失误,企业就可能马上倾覆。究竟应该以什么作为判断的基准?我非常烦恼,甚至夜不能寐。
因为缺乏经营的知识和经验,我决定对所有的问题都自问:“作为人,何谓正确?”
把正确的事情以正确的方式贯彻到底。我就是对照自己也能理解的父母和老师从小教导的朴素伦理观,对一切事情做出判断。这样的话,我想哪怕没有经营的知识和经验,也不至于在判断上出现大的错误。
也就是说,在自己的心中确立了基于所谓原则的判断基准。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我缺乏经营常识,反而是件幸运的事。因为这样我才没有被常识所局限,可以去捕捉事物的本质。
对于“会计”也一样。因为总要回归到事物的本质进行思考,因此在有关会计的具体问题上,只要我有疑问,就马上要求财会人员做出详细的说明。
但是,我想知晓的不是会计和税务的教科书式的说明,而是会计的本质及其背后发挥作用的原理。在这方面,财会人员却往往不能给我满意的解答。
财务专家会说:“会计上就是这么规定的。”但我每天都为经营上的问题而烦恼,他们这种说法我不能接受。于是就追问:“那是为什么?”直到他们的解释让我满意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