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拔领导者最关键的要素
然而,我认为,若要各发达国家对当下经济社会面临的企业管理危机防患于未然,不单只需要思考经营体系及经营者待遇标准的问题,还需要重新思考经营者资质这一根本问题。
大约在130年前,日本有一位叫作西乡隆盛的杰出领导者成功领导了明治维新,促使日本走上了现代国家的道路。西乡是一位私心了无、清正廉明的领导者,至今仍受到广大日本人的敬重与爱戴。在选择领导者的问题上,他认为最关键的要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德高者居高位,功多者得奖赏
这句话的意思是身居高位的人必须拥有高尚的人格,而对于做出出色功绩的人,可以用金钱给予回报。
然而,企业选拔企业领导者时,甚少关注候选人的“德”,也就是“人格”,而往往只因为能力和功绩,就任命其为CEO等高层经营干部。而且,如前面所述,企业往往对被委任者采取物质激励,给予高额报酬。换言之,商界普遍认为,比起具备高尚品格的人,拥有直接创造业绩的有“才干”者才适合担任领导。
可是,作为众人表率,领导者不能只为了报酬服务,而应该对集团抱有使命感,拥有勇于自我牺牲的高洁品格。领导者必须是具有高尚品格的人,即使功成名就、拥有财富地位,也须时刻不忘集体利益,以强大的“克己心”抑制自身欲望;怀有利他之心,将获得的成果返还社会。
在资本主义社会早期阶段,这种思想被广泛认同。众所周知,资本主义诞生于基督教社会,尤其是重视伦理道德、严格遵守教义的新教社会。在资本主义初期,虔诚的新教徒是该时期的中坚力量。根据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描述,新教徒为了贯彻基督教“关爱邻人”的教义,将“崇尚劳动和简朴生活,把生产活动获得的利益用于社会”作为宗旨。
因此,当时对企业的领导者、经营者提出了“以光明正大的方法追求利润,并为社会的发展发挥作用”的要求。也就是说,“为社会、为世人”是肩负早期资本主义发展重任的新教徒的伦理道德规范。可以说,正是因为拥有如此伦理观,资本主义经济才得以急速发展。
但不无讽刺的是,随着经济发展,这些作为早期资本主义发展原动力的伦理观逐渐变得淡薄。经营者经营企业的目的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沉沦为“只顾自身利益”的利己思想。反映商业交易内幕的电影《华尔街》中有职业的企业并购者登场,他公然叫嚣,“贪欲就是善,贪欲就是资本主义的发动机”。这种满脑子私利私欲的经营者层出不穷。
“人格”比“才干”更重要
相反,中国明朝著名思想家吕新吾曾在其著作《呻吟语》中,对领导者的资质进行了如下描述:“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换言之,领导者最重要的资质是拥有时刻深入思考事物本质的厚重个性。领导者必须具备深沉高尚的人格。
吕新吾在《呻吟语》中还写道:“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也就是说,“头脑聪明,拥有才能,能言善辩”等只是较为次要的资质。
如今企业道德沦丧的原因在于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将“第三等资质”——“才干”作为选择企业领导的首要考量因素。不管是通过自主创业获得巨大成功的创业型企业家,还是率领已有企业取得发展和飞跃的中兴型企业家,无一不是才华横溢、才干出众的人。
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商业“才干”,研发全新技术,采取先进的市场营销手法,制定出众的经营策略,以火一般的热情带领着事业成长发展。因此,分析家和投资者对这些才华横溢的经营者所率领的企业纷纷给予高度评价,其结果就是这些企业的股票价格不断高涨。
然而,就像IT泡沫时期出现的现象:许多新进的企业新贵,其企业如流星一般在我们的眼前闪亮登场,随后瞬间流逝。这是因为这些企业的领导者、经营者缺少西乡及吕新吾所说的“人格”,只因“才干”获得赞赏的结果。
这个道理在前面所述的世通公司身上也得到了印证。我创立了KDDI这一日本第二大通信电话公司,有相关的经营经验,因此我根据世通公司的例子,思考了一下关于领导者资质的问题。
众所周知,世通公司是伯尔尼·埃贝斯于1983年创立的企业。在世通公司成立一年后,也就是1984年,我成立了第二电电(DDI)这一通信电话公司,它是开头介绍的KDDI的前身。当时,我借鉴了长途通信电话公司MCI的经验,这家公司后来被世通公司收购。
埃贝斯先生打算采取积极的并购战略,使世通公司不断发展壮大。他通过以MCI为首的50多次并购,在不到短短20年时间,使世通公司发展为足以与AT&T抗衡的庞大的通信电话企业。这种商业模式就是维持企业的高股价,利用高股价的优势,用交换股票的方式收购竞争对手。
然而,今年(2002年)公众对世通公司的会计账务产生怀疑,接着发现该公司在决算中有高达70亿美元的账务造假。为了使分析家所关注的财务指标——EBITDA的数据保持漂亮,他们在会计账目上做了手脚,将普通经费当作设备投资计算。
这种粉饰太平、掩盖企业经营真实情况以维持高股价的行为,不但能使世通公司通过并购获得高速成长,同时还能使埃贝斯本人及其身旁的最高财务负责人(CFO)获得巨额期权收益。可以说,这完全是由于利己与私欲引发的问题。
世通事件因领导者的人格出现问题而起,但我认为,只关注经营者的“才干”,而没看清人格本质的分析家及投资者对此也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日本有句格言:“才子跌倒在才华上。”拥有“才干”的人往往因为出众的才能而获得巨大的成功,于是他们过于相信自己的“才干”,或将才干用在歪门邪道上,结果导致企业破产。日本的古人用这句话告诫世人,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
越是拥有出众的“才干”,越需要拥有掌控“才干”的能力。我认为,这种能力就是“人格”。为了提高“人格”,必须通过学习哲学或宗教的道理,反复体会“正确的为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