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管理 > 企业经营管理 > 正文内容

选拔董事,第一基准就是人品

Assen1年前 (2024-03-15)企业经营管理495

看到你的提问表,我觉得你确实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大家手头可能也拿到了相关的资料。但与你们不同,我这里的资料比你们详细得多。有关公司的理念、员工教育、组织图等我拿到了各种资料。

你真的很了不起,优秀的程度让我吃惊。但因为公司中除你夫人之外,别无董事,所有资料都是社长你一个人做的,就你一个人特别优秀,所以感觉你的公司有点头重脚轻。

你提到专业董事的培养方法,你正在考虑将什么样的人提拔为董事。关于这个问题,你介绍了自己部下的情况,又描述了你心目中理想的董事的形象:首先必须具备领导能力;有领导能力,又要热爱公司,又能把爱护公司的精神植入部下的心里;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在工作中又能率先垂范;对部下该表扬的要表扬,该批评就要批评,还需要较强的沟通能力;还要有管理技巧,就是具备作为经营者的管理能力;而且还必须有很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在自己承担的工作领域内具备高度的专业知识;针对结果的分析能力也必须是高水平的;又要有决断力,能给部下发出正确合理的指示命令;具备燃烧般的热情和上进心;必须喜欢学习;具备洞察力。你认为董事就应具备这些素质,想按照这些基准挑选董事,在罗列的几位候选人中该提拔谁,想征求我的意见。

你在问题的最后又这么说:“以上就是我心目中董事的理想的形象。我知道这个理想要求很高,恐怕兼备以上各种长处的人并不存在吧。”既然不存在,那也没办法。这好比一个漂亮的女性挑选男对象,因为过分理想化,要求太高,过分挑剔,最后自己嫁不出去。你理想中对董事的要求非常高,不光是刚才讲的那些,书面资料里说得更加详细。因为自己做过各种各样的事,见多识广,又非常好学。公司应该是怎样的,组织应该是怎样的,董事应该是怎样的,你写了许许多多。

不是在这里特别表扬你。现在正好是一部分上市公司社长交接班时期,那些被选上的社长中,像你这样认真思考干部条件的人,恐怕一个也没有吧。这不是开玩笑,这是真的。有的靠排资论辈成了董事,轮到下一次,听人说:“喂!你当社长了!”“是吗?是我吗?”一大半公司都是这样的。

但是,你的情况是,你是自己一个人在做。读了各种各样的书,在盛和塾里也拼命学习,极度认真地思考,描述出自己的理想形象。资料中还写了“所期待的员工形象”“所期待的上司形象”。读了你所列出的条件,恐怕没有一个人能够合格。因为你列的条件太高太理想化了。把这些做成手册发给员工,说得极端一点,人家读了可能会有一种窒息感。手册做得那么面面俱到,连大企业也相形见绌,你真是一个太勤奋的人了。

现在再谈一谈董事人选的事,你谈的董事条件都是对的,没有必要去改变,虽然都对,但你自己下了结论,“兼备以上各种长处的人并不存在”,就是说,理想应该是这样,但实际中没有这样的人。

没有的话该怎么办呢?仍然只能让你夫人当董事,但光是你夫人不行,不管怎样还要从员工中选拔董事。那么从员工中选用董事,应该看重什么呢?你提出了一系列的条件,但是比起这些条件来,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人品”。现在你对几位部下都做了分析评价,你的头脑比我聪明得多。我想以我的经验、举我自己的例子做说明,希望你从中按自己的情况吸收你需要的东西。

像你一样,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我一心想扩大公司,我感觉到急需优秀的人才,于是公开招聘,但当时公司规模很小,很难招到理想的人才。我自己看中的人,说服他们进公司,这种情况也很多。

招聘员工,一起共事,最初让我烦恼的是,为什么优秀的人才不肯到我们公司来呢?当销售额还是三四亿日元的时候,即使热心招聘,优秀人才还是不愿意来,名牌学校的毕业生都不肯光临。正如你列举的条件中,做事认真、热爱公司的人有,但谈到要指导部下,在能力方面却略逊一筹;某件事委托他去干,他会非常认真,但结果往往难如人意。这是一类人。另外,也有头脑非常聪明、反应非常敏捷的人进公司。于是我就想:“我们公司难得优秀人才,这次终于来了个十分优秀的人,聪明伶俐。一定要把这样的人培养成公司的干部。”但这样的人在努力干了四五年之后,因为头脑聪明,能看到未来,也看到了我这位社长身上的缺点,所以跟了我一段时间后,就发起牢骚,鸣起不平,接着就辞职离去了。

想作为接班人加以培养的人,我欣赏的聪明能干的人,他们辞我而去。相反,虽然老实却有点迟钝的人,没有能力指导部下的人,这种人一直默默地埋头苦干。“这两种人如果能换一换该多好啊!那些头脑迟钝的人提出辞职,而那些聪明伶俐的人要求留下来,那有多好啊!”我就是这么想的。我虽然这么想,但这个世界却有一种平衡,那些聪明人会觉得我们公司不好,往往辞职了事。

我经常给大家讲,企业的规模超不过企业领导人的器量,我自己作为领导人并不很强,我的器量也不大,所以优秀的人才不愿来。我自己也常抱怨:“如果像一流企业一样,有一流大学出身的一流人才进来的话,公司一定会办得更好。但像我们这样的中小企业、零细企业,想要人才也招不到,剩下来的尽是些笨头笨脑的人。”但是,实际上,就因为本人,作为领导人我自己不够聪明,就这么大的器量,所以只能留下同我的器量相匹配的人。自己不自量力,却想指望更优秀的人到来,但俗话说“破锅配破盖”,什么锅配什么盖,一只破锅子配不上一只漂亮的盖。虽是这个道理,但我们却总是不甘心这么去想。

尽管我心有不满,但因为只能留住这样的人,没有办法,我只能依靠他们,他们也只能依靠我,于是彼此手臂挽着手臂,这40年来,共同奋斗一直到今天。

精神饱满、热爱公司、关心同事,但另一方面有点迟钝、缺乏领导能力的人,这样的人经过20年、30年的奋斗和磨炼,开始放射出灿烂的光辉。当然他们的性格没有变化,虽然没有变化,但是他们却成了各个部门的骨干,以他们为核心,京瓷公司坚如磐石。


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电子书学习和下载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shgis.com/post/200.html

分享给朋友:

“选拔董事,第一基准就是人品” 的相关文章

不是“全部委托”,而是让人“负起责任”

您打算干脆把工作全权委托给别人,却不能完全放手,偶然会训斥部下、横加干预,您说必须反省这一点,其实没有必要。为了授权而授权是下下之策。不是把工作全部委托给员工,而是让他们负起责任来。人们常常提到授权这个词。经营者不能总做独裁者。要让公司规模变大,就要懂得向下授权。可是,这并不代表着把工作扔给他们,而...

贯彻“商也乃仁”

自从京瓷成立起,我就总结了“京瓷哲学”这一企业哲学,并以此为基础从事经营,把京瓷哲学作为一切经营活动的准则。那么,京瓷哲学是什么呢?一言以概之,京瓷哲学就是“以正确的方法贯彻正确的为人之道”。我一直向京瓷的员工强调,不能做有违正确的为人之道的事,这就是京瓷的经营哲学。我也一直告诉大家:“不能做有亏于...

圆通领导就是合理推拖拉

企业刚成立的时候,谁也不会想到制度不制度的问题,但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产生一些需求,希望有一些秩序,大家才不会乱糟糟的。这些需求最好确定下来,不要朝令夕改。如果企业里面有了这种需求,就是制度化的先兆。不管是方针、政策、流程或者计划,被制定以后,就叫做制度化。制度化好不好,暂且不去分析,只是说...

《第一大亨:美国商业巨擘范德比尔特的伟大人生》【美】T.J·斯泰尔斯 (T.J.Stiles) 著

《第一大亨:美国商业巨擘范德比尔特的伟大人生》【美】T.J·斯泰尔斯 (T.J.Stiles) 著

《第一大亨:美国商业巨擘范德比尔特的伟大人生》【美】T.J·斯泰尔斯 (T.J.Stiles) 著下载链接:(网盘访问密码:1122)《第一大亨:美国商业巨擘范德比尔特的伟大人生》【美】T.J·斯泰尔斯 (T.J.Stiles) 著.zip在线预览:《第一大亨:美国商业巨擘范德比尔特的伟大人生》【美...

《黑石的选择》[美]彼得·彼得森

《黑石的选择》[美]彼得·彼得森

《黑石的选择》[美]彼得·彼得森下载链接:(网盘访问密码:1122)《黑石的选择》[美]彼得·彼得森.zip在线预览:《黑石的选择》[美]彼得·彼得森_在线预览.pdf为支持本站运维,请助1.9元查看解压密码,谢谢。[Xhide][/Xhide]《黑石的选择》是由美国著名企业家和政治活动家彼得·G....

《企业迷思:北大管理公开课》宋志平 著

《企业迷思:北大管理公开课》宋志平 著

《企业迷思:北大管理公开课》宋志平 著下载链接:(网盘访问密码:1122)《企业迷思:北大管理公开课》宋志平 著.zip在线预览:《企业迷思:北大管理公开课》宋志平 著_在线预览.pdf为支持本站运维,请助1.9元查看解压密码,谢谢。[Xhide][/Xhide]《企业迷思:北大管理公开课》由宋志平...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