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中华书局)》林琳
《刘子--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中华书局)》林琳 (AZW3格式)

下载链接:(网盘访问密码:1122)
《刘子--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中华书局)》林琳.zip
为维持本站运营,请赞助小额零钱后查看解压密码,谢谢支持!
书籍介绍:
《刘子--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是中华书局推出的经典古籍整理本,由林琳主持校注与今译。该书以南北朝时期重要子学典籍《刘子》(又名《刘子新论》)为底本,通过现代学术方法对原文进行全面整理、注释和翻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文化传承意义。
作者与文本背景
《刘子》传世版本署名“刘昼”,但学界对作者身份存在争议,或存托名现象。其成书时代大致可追溯至北齐(约公元6世纪),内容融合儒家、道家、法家思想,反映了南北朝时期学术思想的多元交融。原书共10卷55篇,涵盖政治哲学、修身法则、用兵策略、处世智慧等领域,是研究魏晋南北朝思想史的重要文献。
主要内容与思想特色
《刘子》体系完整,内容博杂精微。核心议题包括:
1. 治国之道:提出“德刑并用”的执政理念,强调君主需“循天理、顺人情”,主张礼法结合、任贤使能。
2. 修身哲学:探讨人性善恶之辨,提倡道德修养与心性磨砺,如《崇学》《专务》等篇详述治学修身之术。
3. 辩证思维:以“因时制宜”为核心方法论,主张动态平衡地看待事物发展,体现道家“因循”思想与儒家经世精神的结合。
4. 社会批判:针砭时弊,揭示乱世中人性异化现象,如《伤谗》《慎独》等篇蕴含深刻的人文关怀。
林琳的整理本在保留古籍原貌基础上,通过校勘考证解决文本异文问题,详实的注释考辨名物典章,白话译文力求信达雅兼备,为现代读者架起理解桥梁。
阅读意义与价值
1. 思想史研究:为南北朝思想史提供关键文本证据,呈现儒释道融合进程中的过渡性特征。
2. 传统文化传承:书中处世智慧与治国方略对现代管理、伦理建设具有启发意义,如“慎微”“贵农”等理念仍具现实价值。
3. 古籍普及典范:中华书局“全本全注全译”体例严谨,林琳的整理兼顾学术性与可读性,是古籍现代转化的优秀案例。
4. 跨文化对话资源:书中的生态观(如《爱民》篇)、人性论等议题可与当代哲学形成深度对话。
总结
《刘子》整理本是古籍整理领域的精品,林琳的注译工作既忠实于历史语境,又赋予文本现代生命力。通过此书,读者不仅能窥见南北朝士人的精神世界,更能汲取传统智慧中的永恒价值。该版本尤其适合文史研究者、传统文化爱好者及管理者阅读,其学术规范与普及功能并重的特点,使之成为中华典籍现代传播的典范之作。